远安:聚焦“四力”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
今年来,远安县红十字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民生需求,突出问题导向,创新理念,凸显特色,着力提升“组织力、服务力、凝聚力、向心力”四力,扎实推动红十字工作提质增效,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
加强党建引领,提升组织力
坚持政治引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牢把握红十字事业发展正确政治方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带动全体党员干部担当精神和服务意识不断提升。
明确建设标准。2024年2月,湖北省红十字会印发《关于开展县域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后,县红十字会及时向分管县级领导汇报并多次深入村(社区)、学??沟餮?,拟定形成实施意见初稿。4月,县红十字会争取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远安县开展县域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省级试点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试点县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高位推动。对3个“博爱家园”、4个“百校人道公益荆楚行”,1个红微项目实施单位全覆盖开展调研,逐一审核把关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外出考察学习1次、业务培训1次,帮助实施单位进一步坚定信心、压实责任、理清思路。
扛牢主责主业,提升服务力
加大应急救护培训,提升应急能力。积极推进应急救护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团等,开展红十字救护员(初级)培训10场,取得救护员证251人;开展青少年防溺水等知识普及培训7场,学习内容包括基础心肺复苏、创伤包扎使用等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聚焦青少年群体、新就业群体和园区安全员、物业、家政、社工等行业从业人员,开展普及性应急救护培训44场,人数5767人次;今年计划组织师资参加培训4人次。
关爱困难人群,开展人道救助。春节期间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发放上级下拨“博爱送万家”活动物资105份,通过社会捐赠渠道自筹资金5.4万余元,对基层组织示范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企业红十字会示范点困难家庭,“三献”优秀志愿者和遗体捐献者家庭等153户开展物资慰问,对基层组织困难家庭、大病困难家庭、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等46户开展现金慰问,受益人数达900余人。
推进“三献”工作,关爱生命健康。通过应急救护培训、科普志愿服务、重要节点主题活动等渠道广泛宣传“三献”知识,积极开展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今年来,完成了遗体器官捐献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登记13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数27人,发放“三献”知识宣传资料2000余份。强化宣传发动,加大筹资力度。“5.8人道公益日”发起“红十字水上救护站”项目募捐,共筹款5616元;第三届“湖北数字公益节”期间,争取县委直属机关工委联合发起倡议,相关倡议书在远安党建微信公众号转发,获得全县党员干部、社会团体和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响应。截至6月中旬,对上争取物资价值15.9余万元、社会捐赠资金100.28万余元。
夯实志愿队伍,提升凝聚力
持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把发展志愿者作为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共驻共建、活动合作等形式,整合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志愿服务力量。截至6月中旬,新增企业红十字会17家,个人会员128人、志愿者170人,青少年志愿者10人。
不断规范志愿服务活动管理。用好“荆楚志愿红”小程序,规范录入服务队161支,志愿者1208人;常态化指导各乡镇、村居规范开展志愿者注册激活、志愿活动录入管理等工作,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精细化管理。
有机融入社会基层治理。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安新驿站、党群连心站、司乘之家等现有阵地设置红十字服务窗口,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宣传,志愿队伍主动参与生命救助、乡村振兴、共同缔造、健康远安建设、城乡防灾减灾等实践活动,开展各类服务活动25场次,推动实现红十字工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服务触角进一步向基层延伸,不断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
加强作风建设,提升向心力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红十字战线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强化日常管理机制。严格制定落实考勤、考核、财务管理、“三重一大”等规章制度,推进会机关规范化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及服务质量,持续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从严控制“三公”经费。认真落实省市县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等要求,组织开展中心组学习3场次。
落实内部监督机制。新增党组成员1名,充实领导班子工作力量,召开《湖北省红十字会条例》专题学习2次,聚焦“三救三献”、社会捐赠等核心业务的“关键点”“薄弱点”“风险点”,充分发挥监事会内部监督作用,盯住“关键事”“关键处”“关键时”经常性开展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坚决防范和纠治“新形象工程”,持续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
建立廉洁教育机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突出廉洁文化引领,开展政治谈话、廉政谈话、廉政党课、廉洁家风教育4次,集中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组织学习违规违纪反面案例等,切实做到警钟长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