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律师行业首捐者挽袖相“髓”
三峡日报讯(记者范玉峰、通讯员薛金平)2月18日上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伍家院区),一场特殊的“生命接力”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郭先生经过4个多小时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21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为一名患者再次点亮生命之光。至此,他成为全国第19420例、湖北省第703例、宜昌市第7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宜昌市律师行业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参加社会公益是反哺社会的一种方式,这种动力能支撑着我把献血、献爱心作为一种长期在坚持做的事情。”自2018年起,郭先生便开始参与献血,至今已坚持7年,累计献血23次,总量已达8200毫升。2022年7月1日,郭先生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24年10月,郭先生在出差的路上接到了来自宜昌市红十字会通知初配成功的电话,“被需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人热血澎湃,那种激动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尽管内心充满了激动,但郭先生也有着自己的担忧。他既希望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救治,又担心在后续的高分辨检测、体检中无法顺利通过。2024年11月,郭先生进行了高分辨检测和体检。在等待结果的日子里,他的心情既紧张又期待。幸运的是,由于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素质过硬,各项检查结果都符合捐献要求。得知这一消息后,郭先生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他告诉我配型成功的消息时,一并将这个流程、具体操作等告诉我了,所以我内心对这个事情的接受度还比较高,我俩的主要工作是向双方父母科普相关知识,打消他们的顾虑。”郭先生的爱人也在一旁陪伴。
郭先生的同事周姝含首次接触到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他整个人状态很好,作为一名优秀的律师,他还是马拉松、辩论赛、台球等爱好者,通过这次到现场陪同采集,我也更清楚地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流程和意义。”
“在对自己健康没有损害的前提下,能够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这就是做这件事的最大意义。同时我也希望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宣传,破除大家对献血、献造血干细胞的认知误解。”作为一名律师,郭先生还提及公益普法、法律援助,以及每年的宪法宣传等律师行业的公益文化活动,“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祝愿受赠者能顺利康复,也希望对方能够把爱心传递下去,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身边更多有需要的人。”
当日,宜昌市红十字会和西陵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到采集现场,为郭先生颁发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和铭牌,并进行了全程陪护。
截至目前,宜昌市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入库有9426人,实现捐献77例。宜昌市红十字会呼吁有更多18至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无偿献血条件的人士加入到中华骨髓库,再造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