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肝胆相照、重症护航”学术活动第二十六站在宜昌举行
10月12日,由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控制中心、中国医院协会器官与分配工作委员会指导,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主办,宜昌市夷陵人民医院承办的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肝胆相照、重症护航”学术活动第二十六站暨夷陵区 OPO源头培训在宜昌市夷陵人民医院举行。
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国医院协会器官与分配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会长、武汉大学肝胆疾病研究院院长叶啟发教授在讲话中指出,宜昌市百万人口捐献率(PMP)达到了16.7,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是器官捐献时代以来首家同时获批肝、肾移植资质的地市级医院。叶教授希望有更多从事器官捐献的人员能够借鉴宜昌市的先进经验,将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发展推向更高台阶,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宜昌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怀兰在讲话中表示,人体器官捐献是拯救他人生命的崇高行为,器官捐献者战胜生命的短暂,使生命的价值升华获得永恒,也让他人获得新生和光明,最深刻地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2022年宜昌市百万人口人体器官捐献率(PMP)达到了16.7,远超全国PMP 3.98、全省PMP 6.49的平均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以及各级红十字会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深耕于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同仁们。她呼吁更多有捐献意愿的人们加入到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队伍当中来,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营造“器官捐献,生命永恒”的社会新风尚。
本次活动汇集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重症与创伤医学专业委员会、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宜昌市夷陵人民医院及夷陵区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众多专家与党员干部、相关科室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医疗一线人员,通过专题讲座及讨论交流等方式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系建设历程、潜在捐献者的ICU管理、器官捐献流程及经验分享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推动湖北省人体器官捐献数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从而造福更多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共同推动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